•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投稿網站
當前位置: 主頁 > 文化資訊 >

天津五大道地區建設博物館群,把總統、總理等大人物拉進來

2022-06-07 點擊:
天津五大道地區凝聚了近代中國百年的歷史風云,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留下了大批建筑藝術的精華。五大道文化旅游區近代建筑群,是中國目前保留最為集中、最為完整的近代小洋樓群落,匯聚英、法、德、意和西班牙等多國建筑風格,展現不同的建筑藝術,形成獨特的城市景觀,這在國外的城市也是很難見到的!而建以名人舊居為主的“博物館群”,充分利用這一“集群資源”,是五大道文化旅游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條件,使得申報具有可行性。

 
作者 賈長華(曾任天津今晚傳媒集團社長、總編輯)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網事發布
 
圖片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區是天津小洋樓的聚集地,也是天津的地標性景區。因此,推動五大道文化旅游區高質量發展,成為天津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是一項緊迫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圖片

 

如何推動五大道文化旅游區高質量發展?這要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各部門形成一股合力,全力以赴地落實一個個舉措,不斷地有所作為。與此同時,還要有長遠的謀劃,要有一個戰略性目標。

 

這個戰略性目標,就是充分發掘和利用五大道文化旅游區歷史文化資源,逐步建成以名人舊居為主的“博物館群”,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好前期準備,并最終爭取成為現實。

 

五大道文化旅游區近代建筑群,是中國目前保留最為集中、最為完整的近代小洋樓群落,匯聚英、法、德、意和西班牙等多國建筑風格,展現不同的建筑藝術,形成獨特的城市景觀,這在國外的城市也是很難見到的!

 

五大道文化旅游區曾麇集中國近代許多著名歷史人物,他們以這里的小洋樓為住所,以天津這塊地盤為“舞臺”,上演了一幕幕生動的“活劇”,展現了近代百年歷史風云,給人們留下太多的回憶,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這些都是五大道文化旅游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條件,使得申報具有可行性。

 

圖片

 

在五大道文化旅游區建“博物館群”,無疑是利用這里的名人舊居所建,而這是一項非常復雜甚至非常艱巨的工作,需要一個時間過程,要有選擇、有策劃、有步驟地推進。

 

所謂有選擇,就是對名人舊居進行一番梳理,確定哪些具備條件,哪些不具備條件,有所挑選地去建,做到心中有“數”;所謂有策劃,就是將名人舊居建成什么樣的博物館,分門別類地進行研究,不求一致,但求模式的多樣化,做到因“居”制宜;所謂有步驟,就是將名人舊居建成博物館的過程中,不要一蹴而就,要有條不紊地成熟一個建一個,做到以少漸“多”。

 

要知道,在一個復雜的事物中,往往有多種矛盾,但必有一種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處于主導地位,制約著其他的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著決定的作用。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牽牛要牽牛鼻子”。

 

在五大道文化旅游區有選擇、有策劃、有步驟地建以名人舊居為主的“博物館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就是抓主要矛盾,就是在牽“牛鼻子”。倘若一步步地實現了這一戰略性目標,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那么這對于五大道文化旅游區的形象是多么大的提升,對于五大道文化旅游區的知名度是多么大的提高,對于天津成為世界名城又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必將大大地推動五大道文化旅游區文旅事業的發展,帶動服務業的發展,并促進形成高質量的企業總部基地。

 

這是必然帶來的結果。

 

圖片

建以名人舊居為主的“博物館群”

 

天津五大道地區近代建筑群,是中國目前保留最為集中、最為完整的近代小洋樓群落,先后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大道地區,位于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南京路以西的長方形區域,是指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馬場道地區,共有22條道路,總長度17公里,面積1.28平方公里。在這并不很大的地區,卻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2000多幢小洋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300多幢,分別為英式建筑、法式建筑、德式建筑、意式建筑和西班牙式建筑。這一幢幢充滿異國情調的小洋樓,匯聚不同國家的建筑風格,展現不同國家的建筑藝術,形成獨特的城市景觀,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
 
圖片

 

這種匯聚多國建筑風格和建筑藝術的地區,在國外也是很難見到的!

 

五大道地區更為引人矚目之處,還在于有著深厚的近代歷史文化積淀。

 

建城已經有600多年的天津,沒有古都西安的繁盛,也沒有古都北京的顯赫,卻在近代的中國出盡了“風頭”,以至于中國史學界有著這樣的說法:“漢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近代百年看天津。”可以說,近代的中國,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的近百年里,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夠像天津這樣,緊緊地把城市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擔當了無可替代的角色,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在這里發生的中國近代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是“全國性”的,而不是“地方性”的;在這里發展起來的中國近代軍事、工業、交通、郵政、通訊、金融、教育、衛生等,都是“中國之最”,而不是“地方之最”;在這里出現的中國近代歷史人物,都是“國家級”的,而不是“地方級”的……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天津都已經具備了。

 

圖片
 

如果說“近代百年看天津”,那么“看天津”尤其要看“五大道”。

 

五大道地區的小洋樓,曾有中國近代許多歷史人物在這里麇集。那些一度叱咤風云的民國總統、總理、督軍和軍閥政客,退隱下來在這里寓居;那些清廷的皇親國戚、遺老遺少,被逐出京城來這里蟄居;那些來華淘金的洋人、成名的實業家和社會各界名流,紛紛看好這里并留下居住……這些歷史人物,以小洋樓為住所,以天津這塊地盤為“舞臺”,上演了一幕幕生動的“活劇”,展現了近代百年歷史風云,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

 

這種眾多歷史人物麇集的狀況,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對于五大道地區的小洋樓,要保護原有歷史風貌,這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充分利用歷史人物住過的小洋樓,建成以名人舊居為主的“博物館群”,也是一項必須要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工作。

 

圖片
 
圖片
“博物館群”的“集群”效應
 

大凡世界名城,對于作為城市重要公共設施的博物館,都強調“集群”,避免過于分散。因而,在根據各自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建博物館時,十分注重形成“博物館群”。

 

相較于單座博物館,多座博物館——“博物館群”,往往會產生“集群”效應,讓博物館產生廣泛而持續的影響,以便發揮更大的作用。

 

“博物館群”的“集群”效應表現為:

 

其一,可以有力地推動文化旅游業發展。

 

從前往一座博物館參觀,到前往多座博物館參觀,將使人們參觀動機多樣化,從而引起更濃的興致,逗留更長的時間,并獲得更多的收獲。這無疑將會成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有力地推動文化旅游業發展。

 

其二,可以帶動周邊服務業發展。

 

在博物館聚集的區域,設立餐館、咖啡廳、酒吧,設立售賣紀念品和其他商品的店鋪,設立包括沉浸式的各種表演場所……都會引來人們紛紛光顧。此外,在這里設立具有特色的民宿,讓人們體驗近代歷史建筑的風情,也會吸引人們紛至沓來。各個博物館舉辦以文創產品為主的文化市集,也會受到深深的歡迎。由此,形成一個整體的、良性的業態,推動周邊服務業發展。

 

其三,可以成為響當當的文化品牌。

 

建“博物館群”,可以有力地推動旅游業發展,帶動周邊服務業發展,這樣就會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贏得越來越美好的聲譽,讓知名度大大地提高,從而成為響當當的文化品牌。所謂品牌,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綜合反應,是一種無形資產,并且是能夠產生更大價值的無形資產。“博物館群”成為響當當的文化品牌,其所產生的更大價值將是難以估量的。

 

自20世紀開始,歐美國家的一些城市就開始陸續出現“博物館群”。進入21世紀后,在一些城市又不斷有新的“博物館群”應運而生。在建設方式上,幾乎都以政府為主導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做法,為建立“博物館群”提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保障。這些“博物館群”,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利用保留完好歷史風貌街區而建,如巴黎塞納河畔的“博物館群”;二是在城市發展初期就納入總體規劃,如華盛頓國家廣場的“博物館群”。

 

目前,我國一些城市也在積極地建“博物館群”。

 

在利用保留完好歷史風貌街區方面:

 

昆明市擁有幾十家文物保護單位的翠湖歷史風貌街區,已建15座博物館,形成體現“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特色的“博物館群”。同時,通過串聯這15座博物館,推出“翠湖歷史遺跡游”“昆明歷史街區游”“回望西南聯大游”“回顧云南革命歷程游”等4條旅游線路,深深受到廣大游人的歡迎。

 
圖片

 

廈門市鼓浪嶼,盡管是只有1.8平方公里的小島,卻利用歷史風貌街區的建筑物,以形成“博物館群”為目標,建立一系列博物館,如“百年鼓浪嶼博物館”“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故宮鼓浪嶼與外國文物展覽館”“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貝殼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林巧稚紀念館”……成為廣大游人絡繹不絕游覽之地。

 

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一片歷史風貌街區——衡山路與復興路歷史風貌街區,簡稱“衡復風貌區”。這里的大量近代建筑,風格迥異,洋氣十足。許多在全國遐邇聞名的名人,不僅在這里居住,而且在各個領域取得卓越成果。目前,以“衡復風貌區”名人舊居為主的“博物館群”,已經初具雛形,如巴金舊居、夏衍舊居、張樂平舊居、柯靈舊居、草嬰舊居等,相繼對外開放,吸引著廣大游人興致盎然地前來參觀。

 

圖片

 

在城市發展初期就納入總體規劃方面:

 

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在建“高新·雙湖博物館聚落”,包括陶瓷博物館、古代建筑文化博物館、佛造像博物館、書畫藝術博物館等10座專題博物館,成為別具一格的、頗有氣勢的“博物館群”,將使這里更具人文氣息,更能吸引廣大游人。

 

德州市齊河縣黃河國際生態城,在古樹蔽天的湖畔,利用一幢幢精美的樓閣,已建“黃河文化博物館”“地礦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根雕木雕博物館”“沉香木博物館”“紫檀博物館”等20座博物館,形成龐大的“博物館群”,成為廣大游人分外向往之地。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在五大道地區建“博物館群”,無疑是在保留完好歷史風貌街區所建,是利用這里的名人舊居所建。

 

五大道地區一下子匯集那么多的歷史人物,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同時,這些歷史人物又都是“國家級”的,而不是“地方級”的。只要提起這些歷史人物,不僅在天津,而且在全國乃至海外,都能讓人們耳熟能詳,讓人們想起有關他們的一樁樁往事……

 

圖片

五大道地區的這一“資源”可謂太豐富了!

 

這里有潤園,也稱孫氏舊居,位于大理道66號,為清代光緒皇帝老師、京師大學堂創辦者孫家鼐曾孫孫震方所建。毛澤東于1951年12月曾在這里居住,毛澤東字為“潤之”,遂取名“潤園”。毛澤東在此居住期間,留下許多佳話。周恩來等許多中央領導同志,也都曾在這里居住過。
 

這里有徐世昌舊居,位于新華南路255號,徐世昌于1918年任民國大總統;曹錕舊居,位于南海路2號,曹錕于1923年任民國大總統;龔心湛舊居,位于重慶道64號,龔心湛于1919年任民國財務總長兼代國務總理;顏惠慶舊居,位于睦南道24號,顏惠慶于1926年任民國國務總理兼行總統職權;潘復舊居,位于馬場道2號,潘復于1927年任民國國務總理;朱啟鈐故居,位于馬場道164號,朱啟鈐于1913年任代理國民總理;劉冠雄舊居,位于馬場道123號,劉冠雄任幾屆海軍總長;載振(慶親王)舊居,也稱慶王府,位于重慶道55號,載振是清室慶親王弈劻之子。

 

圖片
 
這里有顧維鈞舊居,位于河北路267號,顧維鈞是中國杰出外交家,1919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巴黎和會,為維護山東主權據理力爭,拒絕在巴黎和約簽字;鹿鐘麟舊居,位于大理道18號,鹿鐘麟是西北軍著名將領,1924年隨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北京故宮;張自忠舊居,位于成都道60號,張自忠是著名抗日英烈,在北京和天津都有以“張自忠路”命名的街道;楊度舊居,位于馬場道青島胡同,楊度是著名政治活動家,從鼓吹袁世凱復辟帝制,到投向孫中山,又到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生思想跨度之大,世所罕見。
 
圖片

 

這里有張伯苓舊居,位于大理道39號,張伯苓是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南開學校創辦者,于1951年在此去世,周恩來總理曾前來吊唁;周學熙舊居,位于澳門路3號,周學熙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以興辦實業成就卓著,與南方實業家張謇齊名,有“南張北周”之說;袁家騮舊居,位于成都道40號,袁家騮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孫子、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從事基礎物理研究成果卓著,其夫人吳健雄被譽為 “當代居里夫人”;王襄舊居,位于睦南道睦南里,王襄是著名古文字學家,是中國最早鑒識、收藏和研究甲骨文的學者;馬連良舊居,位于河北路285號,馬連良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以“馬派老生”享譽全國;蔣恩鈿舊居,位于睦南道97號,蔣恩鈿在月季花種植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成為著名的“月季夫人”;馮驥才舊居,位于大理道115號,馮驥才是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和教育家,在被稱作“四駕馬車”的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和教育方面,取得全國矚目的成果;梁斌舊居,位于南海路永健里7號,梁斌是當代著名作家,在50年代所著長篇小說《紅旗譜》,一度在全國引起轟動;王莘舊居,位于成都道博愛里1號,王莘是當代著名音樂家,于1950年創作的《歌唱祖國》,被稱為“第二國歌”。
 
這里有孫殿英舊居,位于睦南道20號,孫殿英是著名土匪軍閥,于1928年策劃了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案;王仲劉舊居,位于馬場道54號,解放后天津地委行署曾在此辦公,發生震動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大貪污案,這是“新中國反腐第一大案”。
 
圖片
 
這里有先農大院,位于河北路與洛陽道交口,為美國第31屆總統胡佛等人組建的先農公司所建,天津是胡佛發跡之地;李愛銳舊居,位于重慶道,李愛銳是在天津出生的英國人,在第八屆巴黎奧運會上,獲得男子400米跑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后來一直在天津任教,其生平被好萊塢拍成電影《烈火戰車》,獲得4項奧斯卡獎;黎桑舊居和北疆博物院,位于馬場道117、119號,黎桑是法國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長期在中國北方進行生物考察和考古挖掘工作,并創辦北疆博物院這一上世紀30年代“世界一流博物館”。
 
圖片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名人舊居……

 

圖片

目標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利用五大道地區名人舊居建“博物館群”,要有選擇、有策劃、有步驟地推進。

 

所謂有選擇,就是對名人舊居進行一番梳理,確定哪些具備條件,哪些不具備條件,有所挑選地去建,做到心中有“數”;所謂有策劃,就是將名人舊居建成什么樣的博物館,分門別類地進行深入研究,不求一致,但求多樣化模式,做到因“居”制宜;所謂有步驟,就是將名人舊居建成博物館過程中,不要一蹴而就,要有條不紊地成熟一個建一個,做到以少見“多”。

 

為此,本市部分專家、學者將自發地組織起來,成立“五大道歷史文化研究會”,進行一個個專題研究,不斷向有關部門提供咨詢,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倘若五大道地區出現“博物館群”,就絕非僅僅推動旅游業發展,而是在歷史教育特別是近代史教育方面,也會發揮重要功能。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也就是說,歷史往往會帶來“理性的啟迪”。“博物館群”的每一座博物館,都在展現歷史,都在講述歷史上的一件件往事,讓人們從歷史中受到啟迪,從而“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圖片

 

待各種條件具備之時,應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將五大道地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其中,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需要具備的條件:“可作為一種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觀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而作為“建筑群”又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筑群。”目前,我國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的項目有57個,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有38個,在“建筑群”方面則有明清故宮、頤和園、布達拉宮、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承德避暑山莊、五臺山廟宇、武當山廟宇、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廈門鼓浪嶼、福建土樓、皖南古村落等。

 

中國是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

 

五大道地區一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將是天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對于提升五大道地區的形象,提升天津的形象,讓天津成為世界名城,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圖片

 

當然,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非付出巨大努力而不可為之。

 

我們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往期雜志 | 收錄文章 | 文化資訊 | 期刊簡介 | 加急審核 | 投稿須知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黑龍江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6-4110 國內統一刊號:CN 23-1601/G0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雜志社版權所有@|本站僅作征稿宣傳 京ICP備2021023680號-2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