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文章
- 新媒體時代黑龍江省傳統手工藝類2022-11-16
- 良渚器物紋飾文化符號的轉化與數2022-11-15
- 從相對性思想看莊惠思想差異2022-11-15
- 《鄭氏規范》的孝義教育思想研究2022-08-23
-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士兵文化學習考2022-08-23
- 新時代大學生對德孝文化的繼承與2022-08-22
- 大灣區多語種政府新聞標注語料庫2022-08-18
- 21世紀英美主流媒體對浙江形象報2022-08-18
從社會語言學視角看榆陽區方言中特色顏色詞使用情況變化
2022-08-12 點擊:
杜宇鈞
(西北大學,陜西西安 710127)
(西北大學,陜西西安 710127)
摘要:該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榆陽區方言中顏色形容詞使用狀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年齡和職業是影響顏色形容詞使用狀況變化的突出因素,中、老年人和青年人,農民、無業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群體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使用頻次顯現了由高到低的變化趨勢。語用環境和語言態度是導致變化的社會因素。
關鍵詞:榆陽區方言;顏色形容詞;語用環境;語言態度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2)03(c)-0050-04關鍵詞:榆陽區方言;顏色形容詞;語用環境;語言態度
A 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nges in Using Color Adjectives of Yuyang Dialect
DU Yujun
(North 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 China)
(North 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e of color adjectives in the dialect of Yuyang Distric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ge and occupation are the promin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ges in using color adjectives. From the middle-aged, elderly to the young, among farmers, unemployed people,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the frequency of use has formed a trend of change from higher to lower. It is showed that pragmatic contexts and language attitudes are the main social reasons for this change.
Key words: Yuyang dialect; Color adjective; Pragmatic context; Language attitude
榆陽區隸屬于陜西省榆林市,是榆林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榆陽區方言屬于晉語大包片,其詞匯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如方言中存在大量四字格詞語、分音詞、“兒”化詞、“圪”頭詞,保留豐富的古語詞[1]。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榆陽區方言受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深,詞匯使用狀況發生明顯變化。
為了觀察有關變化因素,我們選取了既有典型性,又有濃厚地域特色的詞語,采取問卷形式調查榆陽區方言人群使用這些詞語的狀況。本文就是在分析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使用變化狀況的描述及相關因素的探討結果。
Key words: Yuyang dialect; Color adjective; Pragmatic context; Language attitude
榆陽區隸屬于陜西省榆林市,是榆林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榆陽區方言屬于晉語大包片,其詞匯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如方言中存在大量四字格詞語、分音詞、“兒”化詞、“圪”頭詞,保留豐富的古語詞[1]。隨著普通話的推廣,榆陽區方言受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深,詞匯使用狀況發生明顯變化。
為了觀察有關變化因素,我們選取了既有典型性,又有濃厚地域特色的詞語,采取問卷形式調查榆陽區方言人群使用這些詞語的狀況。本文就是在分析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使用變化狀況的描述及相關因素的探討結果。
1顏色形容詞基本情況
包括榆陽區在內的陜北方言具有豐富的帶疊音后綴詞。參考王兆儀《陜北區域方言選釋》[2]一書對常用陜北方言詞語的注音和釋義,結合筆者作為土生土長榆陽區人使用方言的情況,對“紅當當”“紅艷艷”“白生生”“白掠掠”“黑靛靛”“黑黢黢”“黃靈靈”“黃拉拉”“灰茹茹”“灰塌塌”“藍瑩瑩”“藍锃锃”“綠汪汪”“綠哇哇”“粉丹丹”這15個顏色形容詞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這樣的顏色形容詞在陜北方言中廣泛使用,不僅日常交際中頻繁出現,就是在文藝作品中也隨處可見。如陜北民歌中就有“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黑圪靛靛的頭發白圪生生的牙,笑圪盈盈紅臉臉你該叫妹妹咋”,“黃澤拉拉梨呀紅圪丹丹棗,壓彎了樹枝樹梢梢”等唱詞。
上述形式都屬于帶疊音后綴形容詞中的ABB式。這些疊音后綴都是全黏著后綴,其中有的后綴有意義,但不太具體,如“紅艷艷”,就比普通的“紅”更突顯其明亮、鮮艷的特點;“黑靛靛”,形容黑得發亮,較之一般的“黑”更突出色澤感;有的后綴沒有意義,或意義模糊,找不到本字,如“灰塌塌”“綠哇哇”,只能與詞根一起把握。在句子中,這些ABB式的顏色形容詞不能再用程度副詞“很”“非常”等詞修飾。
這樣的顏色形容詞在陜北方言中廣泛使用,不僅日常交際中頻繁出現,就是在文藝作品中也隨處可見。如陜北民歌中就有“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黑圪靛靛的頭發白圪生生的牙,笑圪盈盈紅臉臉你該叫妹妹咋”,“黃澤拉拉梨呀紅圪丹丹棗,壓彎了樹枝樹梢梢”等唱詞。
上述形式都屬于帶疊音后綴形容詞中的ABB式。這些疊音后綴都是全黏著后綴,其中有的后綴有意義,但不太具體,如“紅艷艷”,就比普通的“紅”更突顯其明亮、鮮艷的特點;“黑靛靛”,形容黑得發亮,較之一般的“黑”更突出色澤感;有的后綴沒有意義,或意義模糊,找不到本字,如“灰塌塌”“綠哇哇”,只能與詞根一起把握。在句子中,這些ABB式的顏色形容詞不能再用程度副詞“很”“非常”等詞修飾。
2調查情況
我們于2022年1月隨機向榆陽區方言熟練使用者發放線上問卷,調查如下問題:被調查者能否理解含有上述顏色形容詞的句子;在日常交際中是否會主動使用這些顏色形容詞;不主動使用這些顏色形容詞的原因是什么;日常交際中是否會主動使用普通話。同時統計被調查者的年齡、職業等基本情況,觀察這些非語言因素對顏色形容詞使用狀況造成的影響。本調查總共發放問卷944份,回收有效問卷646份,經過篩選,最終從15個詞中擇定使用面相對較廣、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紅艷艷”“白掠掠”“黑靛靛”“黃靈靈”“灰塌塌”“藍锃锃”“綠哇哇”等7個詞為中心展開討論。
首先,關于被調查者能否理解含有上述顏色形容詞的句子,回答“能”的累計出現4215次,占回答總數4522次的93.2%,“不能”累計出現307次,占總數的6.8%。將方言中的顏色形容詞放置在具體語境中時,大多數人可以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只有一少部分人不能理解,對于這部分被調查者而言,上述顏色形容詞已屬陌生。
其次,當被問到是否會主動使用上述顏色形容詞時,“會”的答案累計出現3396次,占回答總數4522次的75.1%,“不會”出現的次數累計1126次,占總數的24.9%,也就是說這部分被試者在日常交際中已舍棄了方言中本該頻繁使用的顏色形容詞。
再次,關于不主動使用這些顏色形容詞的原因,803人覺得這些詞在普通話中已不使用,因此日常生活中也不會主動使用,占總人數1126人的71.3%;138人認為這些形容詞太“土”,占比12.3%;73人不明白這些詞是什么意思,占比6.5%;另有112人提及到其他原因,占比9.9%。最后,在日常交際中會主動使用普通話的人次達到了457人,占問卷總數的70.7%。
可以看出,目前的方言使用者中,大部分人雖能理解上述顏色形容詞的意思,但有近四分之一的被試者已不會再主動使用它們,這些在傳統方言中頻繁使用的常見詞正逐漸退出人們的日常交際語言范疇。在不主動使用的眾多原因中,普通話的影響所占比重最為明顯,人們對方言的態度則次之。
首先,關于被調查者能否理解含有上述顏色形容詞的句子,回答“能”的累計出現4215次,占回答總數4522次的93.2%,“不能”累計出現307次,占總數的6.8%。將方言中的顏色形容詞放置在具體語境中時,大多數人可以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只有一少部分人不能理解,對于這部分被調查者而言,上述顏色形容詞已屬陌生。
其次,當被問到是否會主動使用上述顏色形容詞時,“會”的答案累計出現3396次,占回答總數4522次的75.1%,“不會”出現的次數累計1126次,占總數的24.9%,也就是說這部分被試者在日常交際中已舍棄了方言中本該頻繁使用的顏色形容詞。
再次,關于不主動使用這些顏色形容詞的原因,803人覺得這些詞在普通話中已不使用,因此日常生活中也不會主動使用,占總人數1126人的71.3%;138人認為這些形容詞太“土”,占比12.3%;73人不明白這些詞是什么意思,占比6.5%;另有112人提及到其他原因,占比9.9%。最后,在日常交際中會主動使用普通話的人次達到了457人,占問卷總數的70.7%。
可以看出,目前的方言使用者中,大部分人雖能理解上述顏色形容詞的意思,但有近四分之一的被試者已不會再主動使用它們,這些在傳統方言中頻繁使用的常見詞正逐漸退出人們的日常交際語言范疇。在不主動使用的眾多原因中,普通話的影響所占比重最為明顯,人們對方言的態度則次之。
3年齡、職業因素對顏色形容詞使用狀況的影響
根據調查數據統計,方言使用者的年齡及職業因素和顏色形容詞的使用頻率之間有著緊密關系。
3.1年齡對顏色形容詞使用狀況的影響
處在10-30歲階段的被調查者共有270名,代表榆陽區方言使用者中的青年人,其中33.7%的人不會主動使用這些詞;處在31-50歲階段共有320名,代表榆陽區方言使用者中的中年人,其中18.3%的人不會主動使用這些詞;51歲及以上的被調查者共有56名,代表榆陽區方言使用者中的老年人,其中11.7%的人不會主動使用這些詞。
在不會主動使用顏色形容詞的統計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對上述7個顏色詞的使用頻率明顯低于中、老年人。柱狀圖反映見圖1。
在不會主動使用顏色形容詞的統計中,可以看出青年人對上述7個顏色詞的使用頻率明顯低于中、老年人。柱狀圖反映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