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投稿網站
當前位置: 主頁 > 往期雜志 >

2022年第21期

2022-09-16 點擊:

文學藝術

 
中國傳統云紋的創新設計初探
丁聞穎;宗澤榮;1-4
析古典詩詞中桂花的喻義與精神幻象
申樹斌;5-10
以“無賴”反擊荒謬:太宰治筆下“邊緣人”形象分析——以《人間失格》為例
婁展銘;11-15
靈魂深處的詩意花園——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
曾舒涵;16-19
例談文學作品的賞析及現實生活的映照——以《促織》為例
李睿;20-23
他者鏡像打破下的自我話語重構——《壁毯》的文本分析
米文文;管季;黃清怡;24-27
 

語言文化

 
新時代青少年母語方言學習和認同現狀研究——以海口地區中學生為例
宋安琪;28-32
語域理論視域下的英劇字幕翻譯研究——以英劇《王冠》為例
李艷虹;33-37+75
貝爾曼理論視角下的《遠大前程》中譯本分析
吳青;劉艷茹;馬蘭;38-41
從概念整合角度看英語動物習語的在線意義構建
陶志丹;張玉立;彭曉霜;42-45
基于文化差異的中英日常用語差異探析
董建中;46-49
韓漢翻譯過程中翻譯水平與翻譯單位的相關性研究——基于鍵擊、反省法和問卷調查三元分析的實證研究
靳萌;張蕾;50-53
思維、語言和現實的關系——基于薩丕爾—沃爾夫假說
孫洋;鮑文;54-57
 

傳媒文化

 
文化館短視頻制作與傳播中的問題及優化對策探析
丁嘯;58-61
影視人類學視域下的紀實短視頻與中國文化傳播
王群壹;62-65
移動互聯網在群眾文化中的應用與發展空間初探
王越;66-69
 

歷史文化

 
北宋東京城火禁探析
于欣睿;70-75
“文化基因遺傳”視角下的民族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探討
丹珍翁姆;76-79
潮汕古建筑保護法治化建設探究
黎培涵;80-84
基于圖像分析的紅色文化傳播現狀調查與對策探析
潘珊珊;王念祖;85-88
關于松花江流域紅色精神傳承的思考
侯雪婕;高曉紅;張佳楠;張漢松;89-9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研究——基于河南省非遺保護典型案例
郝曉靜;94-97
蘇軾中巖傳說考論
黎智;98-102
 

文化產業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博物館的發展歷程與經驗研究
楊茗;103-107+153
西楚文化藝術產業鏈條的構成和運營方式研究
陳銳;108-111
移動互聯網視域下的傳統文化館數字化轉型探討
雒續源;112-115
數字媒體藝術在徐州漢畫像石展示上的應用——以“緝盜榮歸圖”數字藝術化展示為例
黎夢茹;黃如民;116-119
淺析傳統石刻文化在旅游紀念產品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劉富海;楊圣慧;牛魯玉;120-123
對未來博物館國際合作交流趨勢的思考
于伊凡;124-127
 

民俗文化

 
鄉村振興視域下環江毛南族儺文化保護與利用探討
莫開宇;128-131
現代殯葬法規、禮俗與儀式脞論
任俊圣;132-135
民國時期的鷹潭婚俗研究
劉毅;136-139
 

文化與教育

 
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韓冰;140-143
基于優秀地方文化傳承的“雷瓊火山文化”校本課程開發探索
董小華;馮宇紅;徐梅;144-147
基于傳統文化傳承的高校美育改革研究
霍楷;王楠;148-153
小學生經典誦讀對小學生文化啟蒙的意義探析
洪繼彪;154-157
大學生校園心理情景劇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
黃帥;張慶;蔡雨萱;芮浩然;劉霈;158-161
新時代教研文化的探索與研究
尚小丁;162-166
 

文化交流

 
以建筑為載體的文化傳播研究——以惠山古鎮為例
袁娩琳;167-170
高校在國際學生中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路徑研究
趙婷婷;宋丹丹;張若天;徐琳琳;171-17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視域下主旋律電影字幕日譯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為例
鐘浩;175-178
 

文化論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分析
白雪;179-182
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機制研究
田慧麗;183-186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陜西省為例
李丹霞;員立亭;187-190
淺談我國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間的沖突與協調
唐鏈;田爽琪;191-194
高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共謀發展的路徑初探——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祁小艷;195-198
往期雜志 | 收錄文章 | 文化資訊 | 期刊簡介 | 加急審核 | 投稿須知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黑龍江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6-4110 國內統一刊號:CN 23-1601/G0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雜志社版權所有@|本站僅作征稿宣傳 京ICP備2021023680號-2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